清洁能源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业务中心 > 清洁能源

欧宝体育下载app:2012中美清洁能源论坛发布时间:2022-08-31 | 来源:欧宝体育app官方下载 作者:欧宝体育手机版app下载

  以下内容为2012中美清洁能源论坛现场实录,发表时请注明均源自中美清洁能源论坛,演讲稿内的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论坛官方数据。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滴水湖畔,来到2012中美清洁能源论坛。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铁道部原部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傅志寰先生,中美清洁能源论坛联名主席、创始人Stan Barer先生,原中联部副部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长马文普先生,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先生,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王秦平先生,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李居昌先生,北京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惠鲁生女士,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美中投资基金董事局主席徐昌东,中美清洁能源论坛首席执行官薄锐思先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韩文科先生,安徽省滁州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祥安先生,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嘉骏先生,上海市嘉定区区委书记金建忠先生,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房庆先生,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马宝同先生,人才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庄亮先生,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吴志强先生,上海市发改委学术副主任(朴在明)先生。

  我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谢意和欢迎。接下来有请中国节能协会执行主席徐昌东、薄锐思先生主持本次活动的开幕仪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大家早上好,2012中美清洁能源论坛现在正式开始。请允许我代表我们两位执行主席,感谢各位的光临。

  我非常高兴有我们的尊贵贵宾来参加这样两天的对话,我们也非常高兴,有一些中国的领导来参加我们的会议,特别是来自于上海的领导,我邀请朱嘉骏先生,他会给我们带来临港的欢迎致辞,掌声有请朱嘉骏先生。

  2012中美清洁能源论坛首次选择在美丽的滴水湖畔举行,这既是南汇新城的荣耀,也是南汇新城打造绿色之都的最大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对于本次论坛落户南汇新城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各位领导、专家、友人莅临指导临港工作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上海市南汇新城,位于上海最东南端,新城规划面积67.76平方公里,是上海十二五期间七大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作为一个从一片滩涂起步全新的城市,南汇新城从建设伊始,就以高效率可复制推广的低碳城市作为发展的目标,努力从以人为本,产学研融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推进新城的开发建设。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以及绿色产业,低碳交通、节能建筑、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建设,南汇新城已初步完成一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360平方米的商业办公、公共事业、住宅等项目建成,三所高校落成,雏形已现,现在到功能开发的重要阶段。

  本届论坛以“展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主题,与南汇新城对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不谋而合。论坛集聚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智慧力量,并对进一步宣传上海浦东的开放开发和推进南汇新城低碳城市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友人在我们新城多走多看,并且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为南汇新城绿色之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这座美丽的城市,共同打造一座低碳新城。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今天也非常荣幸,我们也听到了我们两位联合主席的支持,比如说傅志寰先生和Stan Barer先生的支持,在过去几年,我们也非常高兴和傅部长度过了有价值的时光,我们也了解他对未来的愿景,他也知道,如何将我们的理想和我们的梦想转化为现实,掌声有请傅志寰先生。

  欢迎各位嘉宾莅临2012中美清洁能源论坛,我们一起来展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从08年开始,已经举办了多次,那么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为中美双方的专家、企业家探讨清洁能源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论坛自举办以来,确定了能源效率、能源环境和可再生能源三个重要的合作领域,通过交流和对话,加深了中美双方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并取得了多项成果。论坛提出的不少建议,得到了中美两国政府的认可和采纳。本次论坛以“展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主题,将围绕人口的迁移、城市规划、绿色建筑、交通系统、未来城市的生活模式等问题进行研讨,并将发表《上海宣言》。大家知道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十二五期间城市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能源和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的突出。据统计,中国城市能源消费水平,是农村的三倍,城市人口每增加1%,相应需要增加能源5千万吨的消费。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快速的发展,交通拥挤、尾气排放、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诸多的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种种压力,我们正在行动,一方面,从消费入手提高消费的利用效率,在工业方面加快淘汰落后的产能,推动产能改造升级,加快对老旧房屋的改造,推广计量化供热。在交通方面,重点是改善城市的公共交通,同时在居民中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家电和照明产品,创造低碳生活。另外一个方面,大力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低碳产业,改善城市规划,提高绿色建筑的比重,发展公共交通,引导低碳出行等等。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规模最大的国家,虽然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是也走过一些弯路,在这里既想与大家分享这些经验,同时又希望学习各个国家好的做法。这次举办的中美清洁能源论坛,集聚国内外的精英,有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银行家,大家都是有备而来的,有的还将做精彩的演讲,这次论坛集中有识之士的智慧,将有助于推动中美两国绿色低碳城市的建设,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城市化也是一个广阔的市场,这次论坛也是加强国际经济技术有效合作的平台。让我们共谋发展,为建设低碳城市作出贡献,预祝这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谢谢傅志寰生,我们知道,你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有请中美清洁能源论坛联名主席、创始人Stan Barer先生致词。

  谢谢。我非常荣幸,有此机会成为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席。那么我们有非常杰出的贵宾参加本次论坛,这是我的荣耀。

  在全球所有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这样的愿望,他们希望他们的生活比父辈更好,同时他们有这样的梦想,他们希望他们的下一代子子孙孙比他们的生活更美好。最终我们来考虑一下,国家的功能就是创造机会提升本国人民的生活,中国人民全心全意这样,我想在中国也看到政策的变化,也看到在美国政策的变化。但是关键是,中国他并没有害怕抛弃那些没有奏效的政策,他们完全考虑他们公民的利益。在过去几年全球都发生了变化,比如说阿拉伯的春天,这也是变化。我们看到一些国家,他们也失败了,那些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失败了,不管怎么样,其中有一个共同点,不管怎么样,国家要不断的为他们的公民找到机会。我明白中国和美国,他们一直会继续的发展下去,那每个国家都会一直发展下去,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来提升我们公民的生活质量,关键一点,要持续的发展,当你持续的发展,并且有城市化的进程,我们就能实现梦想。

  那除了协议之外,我们还要有能源替换系统,要有这样的体系来使用清洁能源,我们必须要分析所有的风险,如果不停止碳排放的话,我们会危害我们下一代人民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来替换我们的能源,希望我们能够有非常好的合作,我非常高兴来到这里,谢谢大家!

  非常感谢Stan Barer主席。那么副主席和Stan Barer主席他们现在已经正式开启了这个论坛,现在我非常荣幸给大家介绍张国宝先生,我在奥运会、博鳌、巴黎都看到他,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很多的知识、经验,他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我给大家讲一讲,你和摩尔凯尔的参议员,一项会议之后,我们也试着跟进你们的工作,然后来促进你们的合作,现在我非常的有幸给大家介绍张国宝先生,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掌声有请张国宝先生。

  傅志寰部长是我的老朋友,他在任铁道部部长的时候,我正在国家发改委分管交通的工作,在他的率领下,我们一起驱车从格尔木到拉萨考察青藏铁路,也视察其他的重要铁路工程,我们也一起共同参与了京沪高铁的论证,严格意义是争论,所以在工作当中结下深厚的友谊。现在傅志寰部长又来领导节能协会的工作,因为我主管能源工作十几年,所以他让我来中美清洁能源论坛谈一谈,我非常高兴也非常的荣幸。中国几十年的发展,使城市化发展加快,今天我们所在的滴水湖就是一个城市化的一景,曾经在上海对于要不要建设临港有争论,当时我也在其中,我和徐光迪、等同志坐船过去,指着这个地方说将来在滴水湖边上建一个地方,现在已经形成了新城的雏形,这也是中国近几年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当然城市化也伴随着成长的烦恼,一个典型的例子,最近大家耳朵听到最多的PM2.5,现在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普遍下降,而阴霾天气成为常态,蓝天、白云成为久违的风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能源消费量的持续增长,能源的清洁使用和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的比重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国政府清楚的认识到,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消费总量15%的目标,我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水电、风电、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迅速,水电建设投产规模创了历史新高。2011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从今年前4个月,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数据来看,一季度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是724亿元,同比增长了18.3%,其中水电投资276亿元,同比增长了78.06%。

  前几天,我去看了金沙江上的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装机量分别达到1386万千瓦和60万千瓦,加在一起又是一个三峡工程,分别在今年和明年首批机组发电。2015年将全部竣工投产,以四川为例,四川省去年发电1700多亿度电,其中水力发电1200多亿度,火力发电只有不到600亿度,水利发电占四川省发电的三分之二。而火力发电在四川省一度0.49元,水利只有0.288元。风电产业在过去五年当中快速的发展,规模多年来是翻番增长,风电技术装备能力明显的提高,海上风电快速起步,2011年底,风电累计并网容量约4700万千瓦,居于世界第一位,超过美国,我们和美国的统计不一样,美国是吊装就算完成,中国有几个数字,吊装是一个数据,并网也是一个数据。我讲的4700万千瓦是并网,如果再加上调转会有6000多万千瓦。同比增长43.7%,2011年,风电的发电量超过了9700亿千万时,同比增长50%,我算了一下,就算现在比较先进的,平均一度电消耗330克标准煤,相当于少烧3200万吨标准煤,最后普通煤相当于少于5千万吨的煤。3兆瓦的海上运行项目,你们有机会到洋山港,上海已经招标,准备建设第二期的东海大桥的风电厂。这是欧洲之外世界第一个海上风电厂,过去讲是亚洲第一,我说不是亚洲第一,而是美洲第一,因为美洲也没有海上风电,现在美国正在考虑建,他们还没有建,我们已经建好了,所以我们是除了欧洲以外第一个海上风电厂。太阳能的光伏电池制造产业不断壮大,成本、国际竞争力明显的提高,我和生产太阳能和太阳能原料的企业都打过交道,比如企业做多晶硅,以前是德国的公司,而我们现在自己的技术,采用新的技术以后竞争力提升很高。太阳能光热发电取得突破,我国自主研发亚洲首座兆瓦级的塔楼,去年7月开始运行,吐鲁番的热发电示范项目也正在加快建设。

  我自己想了一句话,一头热一头凉,政府中间唱双簧,跟中国有竞争关系的挺冷,跟中国有合作关系的挺热。唱双簧,美国朋友可能不懂,一个人在前面做动作,一个人在后面出声,这叫双簧。

  拿太阳能领域来讲,尽管中国也出口到美国不少,但是中国和美国进口的更多,就太阳能这一个产品而言,中国实际上是逆差,看上去很多,我们的太阳能设备都来自于美国,原材料多晶硅也是来自于美国,虽然国内有做。美国的企业也是两个阵营,有几个涉及到切身利益竞争的,希望对中国惩罚,但是也有150多家和中国有贸易关系的企业又结成另外的联盟,希望美国政府不要对新能源产品进行惩罚,实际上影响了美国自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就全球事物而言,能源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是能源新技术层出不穷,正在改变世界能源趋势。例如美国天然气的开采,现在美国天然气的价格每百万BTU下降到2美金,中国都讲一立方米多少钱,西方都讲MMBTU多少钱,现在美国的BTU是2美金,相当于人民币一方天然气5毛钱,比中国老百姓,比上海的居民用的天然气便宜5倍都要多,是这样一个便宜的价格。所以改变了能源的格局,原来美国是一个天然气的进口国,现在由于价格太便宜,在亚洲市场,一个MMBTU到16美金,差价非常大,所以天然气就鼓动美国政府大量的放行,但是美国政府是不会这么做的。中国现在也在考虑如何开采的问题。

  LED半导体节能技术也是进步很快,正在取代使用一个世纪的白炽灯。电动汽车也正在研发,储能,钠硫电池等等都在竞相研发,在全电动汽车,还没有能够完全在市场上推出的情况下,像是乙醇汽油、生物燃料等等,都被应用改善汽车尾气的排放。城市当中建筑节能也是潜能巨大。日本福岛的核事故,正在影响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在3.11福岛核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很多国家都放弃核开发。日本一共有54个核反应堆,在今年5月5日全部停运了,所以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日本今年将迎来第一个无核的夏天,大概的电力缺口在15%左右,日本能否度过这个夏天,它的电价会如何上涨,对产业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深刻影响,现在大家也都在观察。在日本关西地区,缺电非常的严重,另外一个方面也促进政府大量进口天然气,来解决核电停止以后引发的缺口。这也是影响世界天然气价格的因素。福岛核事故以后,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加速,包括德国一些国家,花了更多精力来研发新能源。世界能源的地缘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美国的天然气迅速的增加,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的需要,所以从整个地缘政治来看,油气的生产西移,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巴西、阿根廷新的油田发现,使得油气的中心原来以中东为主,逐渐西移。而能源的消费又出现东移的情况,因为新兴的国家,所谓的金砖四国、五国也好,中国、印度是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所以能源消费的增长在地缘政治上是东移。前几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中国的能源问题严峻,在节能上应该下更大的功夫。说中国能源问题严峻,一个是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第一,之前BP公司有一个报告,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过美国,我们赶快研究,美国正式公布的数据还是比中国多,所以我们说这个数据不实,准备发布一个新闻稿,我说尽管现在还差一点,但是中国超过它是早晚的事,也许你刚说明年就超过了,所以2011年真实的数据出来,我们中国的消费总量已经超过美国。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消费量才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一个人一年消耗多少能源呢?2.6亿吨标准煤,前几天中国人一个人一年才消耗2.3吨标准煤,最近让我到国外做报告,我要把这个数据做实,经过统计发现超过2.6吨标准煤,中国现在是在全世界平均水平。

  用电水平,中国一个人一年消耗30度电,美国每年一个人消耗1.5万度电,我们跟发达国家相比,人均电能的消耗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当中,如果我们要达到小康的水平,需求的总量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讨论,我也谈到我的一些看法,因为中国的发展阶段,现在中国制造业占得比重比较大,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进口能源,我们进口石油,但是我们也出口很多产品,这些产品又带走很多能源,刚才从铁矿石、焦炭,变成铁、钢出去,这其中就包含很多能源,我们也要算一算出去的能量有多少,他们说占27%、28%,这个数字我没有算过,是不是准确我不知道,肯定有相当部分的能量以产品的形式出到外面。所以今后中国经济发展当中能源需求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国务院发展中心搞了几个情景测试,A、B、C、D,不管是哪种情景,到2020年都要达到50亿吨标准煤,所以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

  中国以煤为能源的结构很难改变,我们这么多年来,包括未来也希望能够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当中的比重,中国现在煤炭在一次能源当中的比重是68%,但是在发电当中,装机容量当中以煤为原料的燃料机组占78%,而发出来的电83%是煤发出来的,这个比重比较高,你降低1%、2%,煤在其中都要付出艰巨的努力。现在由于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达到98亿吨,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要达到我们对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15%的目标十分的艰巨,减排的压力巨大,特别是核电受到影响以后,要完成15%的目标,我们就更加的艰巨。

  所以中国今后经济工作当中,必须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一二三产的比重和西方国家有不小的差距,要努力减少GDP的能耗,无论是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我们都非常浪费。举例说明,发电,把煤或者是其他的能源发电,这几年煤炭涨价,运到南方来都超过1吨超过千元,燃煤机组都在喊吃不消,要亏损了,但是上海外高桥三期是赚钱的,为什么?因为上海外高桥三期技术先进,如果平均是330克1千元的煤炭到上海,一度电燃料的成本就是0.33元,再加上人工费用,现在的电价就承受不了。发电厂自身总要消耗一部分电,上海外高桥的厂用电可以做到4%、5%,这里消耗很少,所以在生产环节上,又节省很多的能量,线损路,如果技术高,只消耗掉6%,一个百分点就是不得了的数字。我们挖煤,很多中小煤炭采收率只有30%,70%都扔在地底,如果采煤工艺先进可以把80%的煤都可以挖出来。我们存在大量技术不够先进,耗能比较高的机电产品。

  今天的主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能源问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北京为例,城区范围内有4座火力发电站,在我任内想把它们迁出去,但是没有做成,一个就是在国贸大厦旁边,叫东郊热电厂,烧煤的。在经贸委旁边,在一个宝塔的旁边,现代化和古典都放在一起。在西部有西井和高井发电厂,都是燃煤的,我说你烧天然气行不行?他说太贵。现在由于PM2.5比以前炒得厉害了,现在政府要下决心把这四个火力发电厂迁出去,因为在PM2.5的影响,燃煤和汽车尾气各占三分之一,所以要把PM2.5降下来必须要在北京城区减少燃煤,这一点得到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当中,很多城市都发展成为一个生产型的城市,很多钢铁厂都集中在中小城市,包括首都钢铁厂,也包括杭州钢铁厂,都在城市里面,所以这些钢铁厂,在整个国家发展过程当中,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我们也曾提出要把它逐渐的迁走,迁到远郊,或者是沿海的地区,但是难度很大。

  今天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城市当中面临着巨大的任务。无论北京、上海其他的大城市,堵车和尾气已经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所以要大力鼓励以地铁为主的公共交通,很多人都赞成,当然反对的人也有,说地铁搞快了,这种声音也有。但是从城市的发展来看,尤其是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发展地铁是不二选择。

  城市节能,以及最近这几年分散型功能系统的推广应用,也都是方兴未艾,我去广州的大学城,老师、学生以及为他服务的生活在这个岛上的人大约有5万人,广东的天气又热,供冷,他们还要洗澡供热,还要供电,他们有多种办法供能,我说广州那么热还供什么暖,因为他们喜欢洗澡,所以尾气既可以制冷也可以供暖,得到能源的充分利用,这些被许多城市越来越重视。比如新建成的北京工商联大厦,就是用这种分散型的供热系统,海淀区的办公大楼,用浅层供热技术,像是这样的技术都是在积极发展当中。

  所以城市要发展,在城市当中一些累计起来的,比如我前面举的例子谈到落后的火力发展以及小钢铁等等,我们还要坚持淘汰落后产能的方针。

  最近国务院在上个礼拜公布了,继续给家电以补贴,包括空调、电冰箱,这些,财政拿出255亿来继续补助节能家电。在城市当中,还有一些大家可能了解,也可能有人不了解的微妙变化,比如现在云计算很时髦,但是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云计算,实际上也是一家耗能大户,联通他们的老总也是我的老朋友了,他给我一组数据,三大移动通讯商之一中国联通,一年消耗174万吨的标准煤,一年要消耗99亿度电,付电费和其他的能源费用就要92亿元,中国联通最大的成本就是电费,我也搞不清楚,这不包括个人电池没有了充电,我说的数据是中国联通数据库就要消耗这么多年。现在我们的数据都集中在一个数据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包括谷哥,他们比我们消耗的能源超过10倍都不止。所以云计算的中心究竟放在哪里,是放在城市中心还是放在冷一点的地方还是能源便宜一点的地方,这也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谢谢张国宝先生,我们总是非常欣赏你的真知灼见。张部长、王部长、邱部长,他们和我们的能源部斯蒂文三年前签署了这样一个协议,然后我们开始了能源合作的历程,我也非常高兴的告诉张部长,我们其实有很大的进展,在华南、神华、GE等其他能源公司,他们都有很好的合作。我们也有一些国家的实验室,他们都在进行很好的合作,比如说六个月、一年、三年他们将会有卓越的成绩,不久之后我们将看到他们的成果。

  昨天晚上,我们也听了很多的演讲,接下来也会谈论创新技术生活方式更好的规划,但是我们知道,所有这些创新都是需要有合作,各位都能够谈论一下这一点,接下来有请原中联部副部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长马文普先生来谈论一下这个合作。

  尊敬的主席,尊敬的嘉宾、女士们、先生们,2012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我谨代表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和中外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为本次论坛成功举办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相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全球气候异常,以及能源紧缺,已是不争事实的今天,清洁能源的相关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对居于世界前位的两大能源消耗国中国和美国尤其如此。自08年至今,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为中美双方专家、学者,探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能源多样化,新能源技术等等清洁能源相关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推动了中美两国间关于清洁能源发展趋势的战略对话和学术交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从一个侧面也将为中美合作战略关系注入持久的活力。

  这次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主题是展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人们享受城市生活所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城市生活也加剧了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耗,对于人们提出了挑战,而与挑战相伴而来的,还包括发展新能源技术以及新型能源管理模式等种种机遇。我们在这里聚集了诸多世界顶级的专家、政界、商界、学术界的精英,观念的探讨,经验的分享、智慧的碰撞,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城市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产生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是面向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公众国家级全球性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的终极目的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间知识与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努力做出贡献。作为协办单位,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非常重视本届论坛,看到论坛能如期的隆重召开,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并深受鼓舞。

  感谢各位的精彩致辞,本来我们安排了李居昌部长和王秦平部长发言,由于时间的关系,他们都不愿意讲,为什么?因为他们是中国节能方面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感谢他们。今天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专门发了贺电,他派了代表宣读一下他的贺信,我还看到我们的很多老朋友在现场,蔡公使,你是我们的老朋友,站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我们的活动他每次都参加,还有麦肯锡华强森先生,中国驻约旦大使等人都在现场,你们每一位的到来对于我们都一样的重要,感谢你们的到来。

  众所周知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影响各国民众的生活方式,面对全球变暖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只能是严格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选择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从而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引领全世界各国共同走入生态文明社会。

  如何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如何鼓励和推动节能减排,如何创新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无疑给中美两国的有识之士提出许多重要的研究课题。我期待着专家学者们通过国际交流汇聚两国有识之士的智慧,为发展低碳技术,增加民众低碳生活方式意识,建设低碳城市而做出杰出的贡献。

  我们这些人都是非常的荣幸,经常来中国,那么中国在过去的30年有众多的成就,成功的使很多人脱贫,那么我的朋友华强森也会告诉大家,城市化是脱贫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你可以看到城市提供很多的机会,那么中国在过去20年、30年做得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但是我们前方的道路,中国现在面对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流动,但是印度、孟加拉,大家会吃惊,根据美国的官方数据,现在到2015年之前,城市化的人口增长的数字比中国还要多,所以我们要在一起进行规划,看如何应对这一切带来的挑战。

  现在有请我的好朋友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华强森,他对于人口的迁移非常感兴趣,我们讲到迁移化、城市化,讲得越多我们就会非常的清楚,对我们现在生活质量的影响,下面掌声有请华强森先生,首先会听一些发言,然后再进行探讨,我们有非常多非常棒的专家在台下,我们一共有6个麦克风,在发言之后,大家可以拿麦克风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大家都在想,我到底使用什么语言,我今天早上就不讲中文了,但是我们在探讨的时候,其实大家想使用什么语言都可以。

  我非常荣幸可以主持这个探讨,一开始我会讲几句,首先我要介绍好我们的专家,首先,Peitro Garau,他是来自罗马大学的教授,他是一个城市专家,而且是一个城市基本主义者,他非常的热爱城市,而且他在联合国,在城市化方面任职多年,今年对于建设智能城市和城市的福利之间的关系做研究。今天也有幸邀请到我的好朋友李迅先生,他和我认识几年了,他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秘书长,同时他也是围绕城市规划当中创新一个非常有名的专家,我也是经常会去听李迅的意见和建议,今天我也将会倾听李迅先生在探讨话题方面的洞见。最后一位是刘哲博士,他代表潘家华所长,潘家华所长今天非常遗憾不能来,刘哲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她将探讨城市化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每一个人将发言5-8分钟,之后我们将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问答。

  首先做一个纵览,我是来自麦肯锡,麦肯锡是一个咨询公司,今天我是两个身份,一个是咨询师,另外就是研究员的身份,有的时候人们总说,你们视野太短了,我们讲的城市化这是一个长期的话题。首先来看看,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现在在城市,每年有6500万人来到城市,不仅仅是经济的变化同时也是社会和环境的变化,它在不断影响我们的世界,它不仅仅从外部影响着我们,同时从内部也影响着我们。进入一个城市就改变你的思想,同时他要求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频繁,要求你反应更快,要求新的沟通方式,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不仅仅在改变世界,我们正在改变着整个人类通过城市化的行动,而且我们的变化比任何时候都快。

  到底看上去是怎样的呢?如果你从外太空去拍世界,你会在想人在哪工作?然后你去看光亮,这是2千年之前的照明,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大多数的灯光在这里,不是特别亮,但是在这里,在中国在印度,在欧洲也有一点灯光,在其他地方灯光就少一些,这是2千年前的情况。如果你再增加1千年,有很多的战争,有很多的饥荒、瘟疫,其实变化不多,1千多年前大多数的灯光还是在这里,在中国、印度亚洲其他的地方。再前进500年还是这样,还是差不多,没有发生什么新的东西,可能欧洲多一点。然后突然之间发生了某些事情,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你们从这样的状况变成这样的生活状况,在人们发生这样变化的时候,人们更加的富裕,平均的收入从农村转到城市会翻倍,那么这是在欧洲发生的事情。那在中国发生了什么呢?在印度发生了什么呢?非常的遗憾,没有什么变化,人们还是留在农村,还在农田耕作。再次走到外太空,灯在什么地方?欧洲、北美,灯光亮一些。再快进到2千年,我们看到今天的状况,大多数的经济活动,它是在全世界的城市发生大多数都是在北美、欧洲的城市,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活动加在一起是历史的一个最低点。

  讲到城市化的时候,我们不能假设,只讲到北美、欧洲,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印度,其实也有工业化的发展,而且这个规模空前,这是中国工厂的工人,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工人,一个工厂,整个国家都有很多的工厂,因为我们在这样做,所以晚些的时候,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人们有更多致富的机会,所以人们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时候,人们的收入是3倍,所以这种经济的影响,比我刚才讲得还要多。

  随着这样的趋势发展,灯光在中国越变越亮,印度也是如此,到最后,它变成了一个新的经济活动的画面,我们相信,中国和印度会回到以前的状况,就是说他们占全球的经济活动30%、%,甚至50%,所以城市化正在改变着经济,改变着世界。

  几个数字,中国的城市,在今后20年城市人口会增加3亿多,相当于美国整个人口。中国超过一百万人口的城市是200多个,在欧洲只有35个。在这些年当中,我们将会建5万的高楼大厦,同时轨道交通也要大速的发展。同时,在2025年之前,我们看到中国城市的人口将会急剧上升,你可以看到,在过去这些年,中国的城市化基本都是有计划的,但是今后我们看到,更多的城市人口会来自于农村,所以不仅仅给我们带来经济的变化,同时还有社会变化。农民进入城市没有亲戚,在城市他们也不会说普通话,他们必须要接受教育,这个对于中国的城市化来说要给他们提供教育这是挑战。

  西方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处理并不是特别好,有些地方就出现问题。那么特大的城市,人们到了上海、北京,他们看到巨大的城市,的确如此,中国有着巨大型的城市,但是大多数的增长不仅仅是来自于北京、上海,甚至是其他六个超大型的城市,大多数的成长应该是来自于中型城市,他们的人口大概是100-500万,他们将会是成长或者是增长真正的来源。他们离超大城市非常近,所谓集群的原因,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会形成城市集群,每一个集群都有超大城市,围绕它会有一些中型城市,所以不仅仅是解决大城市的问题,还有中型城市的问题,每一个集群就像是欧洲国家那么大,有些人说,长江三角洲就是德国,珠江三角洲就是法国。

  要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非常重要,对于美国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去看美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都是来自于中小城市,大概是15-500万人口的城市,中国和美国是世界唯一两个有这么多中型城市的国家,所以中国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吸取的一些教训,也可以帮助美国应对城市化的问题。那也许美国的一些教训,对于中国来说也有借鉴的意义。城市之间应该分享一些知识和经验。

  当然并不是一片大好,我们还是有一些挑战的,看到很多中国学生,他们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就业机会,我们还有福利的挑战。在城市当中,我们有很多年老的人口,他们没有养老金、保障,我们有交通的问题,比如交通堵塞,还有土地的问题,比如在深圳,这是1985年的深圳照片,这是在1995年的深圳照片,这是在2005年深圳的照片,可以看到深圳已经没有多少绿地了,深圳也是非常极端的例子。在中国其他城市也有像深圳这样的挑战。

  我们需要重新平衡一下,在十二五计划,我们就来考虑这一点。那在过去经济发展是头等大事,但是现在中国在采取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不仅仅关注于经济增长,也关注于社会,政府将扮演这一角色,来找到三赢的办法,所以我们要找到三赢的方案。

  有的时候我跟我的孩子一起分享这个问题,哪一个是绿色城市呢?这个还是那个?那么他们是孩子,他们当然说这个,因为看上去是绿的,我让他数一数在这里有多少人生活?他们看房子,也许有20个人,而在这个照片当中有多少人生活在这个城市?他说有百万人生活在这个城市,这是绿色的城市,这才是城市发展三赢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要看一下我们在整个城市发展当中,我们应当如何平衡,我们到底是蔓延开来,还是追求密度?我们要看一看经济、社会、经济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所以今天要探索所有这些领域。

  各位早上好,我并不是来自于美国,也不是来自于中国,我是来自于全世界,我是全球公民。像华强森先生所说,我是一个城市主义者,我非常喜欢城市化,也非常喜欢住在城市。

  我想在这里给大家提的一个问题是,城市其实是持续发展的资产,我这里说得是城市主义,那城市主义并不是城市化,我想城市化是一个非常物理性的或者是非常人口化的现象,但是城市主义是关注于人,也关注到城市里面的人,他们称为城市公民,这是城市主义的精髓。

  决策者应当保护我们这个星球,我们应当作出这样的决策,来使得我们的星球为下一代人适宜居住。那么我们应当考虑到全球这样的承诺,我们必须遵守这样的承诺。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有这样的资源,比如城市当中的人那就是我们的一大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我们也必须克服一些困难和障碍,我想其中一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反城市化的一个论点,所以我们要克服反城市化。

  首先,城市的集中化必须被逆转,因为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平衡的人口分布,这将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主张,但是我们也知道,要实现这一点非常难。这样的假设也是错的,我们知道,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向城市迁徙或者是居住在城市,原因很简单,城市提供更好的收入机会,这是第一。第二现代化的农业造成了农村劳动人口过剩,全球农业人口的分布,农业人口过剩所以只能到城市。

  第二个反城市化的论点是什么呢?大多数人也很熟悉这一点了,城市不利于环境,当然这个观点也是错的,城市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比如通过重新使用来保护我们珍贵的土地资源,也可以帮助我们最小化汽车使用,城市也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能源消耗,城市也可以帮助我们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城市也可以帮助我们展示良性循环的环境方式,所有这一切可以让城市帮助开发人的潜能。

  不久我们就要目睹这样的情况了,在全球范围,我们将转型到低经济增长的阶段,整个全球的经济增长和过去相比将进入低增长期,城市将在整个转型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最后,在这个范围当中,在这个背景下我必须提一点,不管是在华盛顿、伦敦等活动都会强调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到很多。比如我们也可以在古老的针灸当中学习到很多,比如一个非常知名的市长、城市的创造者他们在巴西,他们有很好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他们说,城市管理者必须得到鼓励,他们不仅仅应当开发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促进增长,同时也必须关注其他的方面,其他的方面,能够让我们帮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同时更好的进行民主,保护星球,谢谢!

  非常高兴来参加2012中美清洁能源论坛,我是专门搞研究城市规划和城市科学的,那么今天非常高兴在这个论坛上面讨论人口与中国城市化,把中国城市化和世界联系起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在我们这个论坛上面。

  中国的城市化,有这么几个背景,中国处于全球化大的背景下面,现在世界背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是一点。第二城市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大家知道城市占地球表面的2%,城市人口占全球的50%,城市创造的财富占全球GDP80%,我们希望以综合的发展途径来认识,一定要用系统综合的方式。

  城市既是资源能源的消耗主体,城市也是我们节能减排的重点,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对于世界来说影响巨大,一个是速度快,每年差不多1%,每年15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第二中国城市化的质量不够高,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当中,现在有1.5亿的农民工在城乡之间进行迁徙,我们称为候鸟式的城镇化。还有7千万人口在大中小城市中间进行流动。第三城镇化,我们预计快速的城镇化还有20年的时间才能进入稳定状态,这20年的时间,速度也是非常的惊人,规模也是非常的巨大,全世界都没有预计到2030年我们的城市化总规模可以达到10亿人口,意味着还有不到20年的时间里面,我们还有3-3.5亿人口要进城。中国的城镇化当中还有许多的问题,比如城镇化跟工业化的关系,比如土地的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很重要的特点,关于农民工的问题,今天讨论人口迁移,农民工1.5亿到2亿,他们在这个城市做的贡献创造的财富他没有归属感,特别是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本的市民权利享受方面具有不平等的情况,他还要回到农村去,这是需要一个历史比较长的过程,这里大胆预计也需要20年。

  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要借鉴国际的经验,国际都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GDP的增长,同时也要考虑资源、环境,特别是社会和谐,农民工问题主要就是涉及到社会和谐。第二强调以人为本。最后为什么要来到城市,希腊的哲学家说人们为了安全才来到城市,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才留在城市,上海的世博会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我们现在感觉城市让人很烦恼很纠结,主要就是人的感受,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幸福,最后要用人的幸福感来体现你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第三利用整体综合发展方法考虑。

  基于新的城市发展形成一条新的发展模式,空间资源要节约利用,生态环境要非常的友好,特别是社会发展要和谐多个方面,反思工业文明200多年以来,我们线性的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大量的使用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小汽车,城市是蔓延式的发展能不能改变。

  城市规划的工作方式要进行改变,在规划的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要关注人,关注社会,特别是关注,规划的方式上面,特别强调统筹兼顾,特别强调公平,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这个关系。在内容上面要特别强调有效的配置资源,保护环境。最后要用综合的系统的通过城市规划的方式来改造我们的社会,实现完善的城市规划。

  我们在社会当中看到很大的人口迁移,你看到在中国有2亿多的人口,他们生活在不是自己户籍所在的地方。那么在中国,我们把他们叫做农民工。这些工人他们不在城市拥有户籍,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其实未来政策制定者要考虑到他们。

  人口迁移这个问题,其实它很大的问题在于,城市和农村双重的户籍制,这个问题有着很长的历史了。这张图片显示,你可以看到,农村的人口时不时在下降,然后城市的人口却在快速的上升。在2011年,城市化率也就意味着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51%,那么你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阶段,城市的人口它是超过农村人口,这个是中国发展当中的一个转折点。所以现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因为我们要深想一下,未来会不会是一个更加清洁的未来,更加绿色的未来。所以这是我们今天发言的一个起始点。

  讲到人口的增长,要更多的关注于人们的生活质,而不是量,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到,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增长的非常快,你可以看到,去年中国的人口是14亿,美国的人口相对来说比较低,但是我们可以看到GDP之间的差距,这是GDP的数字,是按照购买频率来计算的GDP,它能够很好的反应我们现在世界的现实。所以讲到人生活质量的时候,怎样使用能源,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从这三张图片可以看到,一次能源在中国的消费量增长非常快,可能这些数字并不是特别的精确,但是它到最后会很快的追赶上美国,所以你看到消费和生产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中国能源的组合和欧盟还有美国非常的不一样,所以中国应该怎样去做呢?现在中国政府非常的积极,也是非常的乐观,在能源的保护方面,还有在减排方面,你可以看到我们推出几个试点城市,比如低碳城市,有5个省、8个市也在做试点。有很多试点的计划,当然这是故事的一面。

  另外一面,未来更多需要依赖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风能设备制造国,在2011年中国安装了1万多兆瓦风能设备,在2010年,中国新装机的容量是占全世界50%,所以我们想说,中国的可持续能源、清洁能源增长非常快,发展非常快。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的原因之一,我们要看看未来再怎么样发展。中国现在成了全世界可再生能源最大的投资国,在2010年在这个方面的投资,489亿美元,占全世界28%,而且我们的市场也是充分开放的,所以我们要探讨一下,在欧盟、中国、美国之间如何合作,也许我们在一起可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清洁的未来。

  华强森:非常感谢刘哲博士,现在可以进行探讨了,作为主持人,每个人其实做的发言都是非常平衡的讲到有一些城市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好,我问这些专家,我们的城市是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我们现在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呢?

  当然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了,20、30年前,世界组织,特别包括发展中国家,还有新兴国家的这些组织,你可以看到,他们在城市化方面,倾注了很多关注力。那么基于这种城市组织,有一些组织,有一些人,对于一些城市有一些偏见。城市它有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的拥挤,还有一些人对于城市有其他的成见。第二个阶段人们发现,我们希望或者说是需要在城市,要进行平衡的分布人口,这是不太可行的,所以大家觉得城市还是负面的。在90年代人们开始这样想了,可能城市化是好事情,我们把很多的人口聚集在一起,也许是一个机会所在,是有好处的。刚才我们讲了,它在什么地方有好处呢?就是我们在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我们都可以比较好的利用人口的聚集,我们可以聚集在一起从事活动,同时也可以共同的去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群策群力,我在这个方面是乐观主义者。

  当然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进行交流,希望能够更多的相互之间有一个学习,尤其是政策制定者,看看相互之间大家的城市是怎么治理的,有什么样的模式,到最后结出什么样的硕果,这都是可以探讨和交流的。

  我刚刚在演讲里面提到世界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对于城市的未来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我是处在观望派,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我个人认为城市是一把双刃剑,城市有两面性,城市确实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同时,城市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在解决问题当中产生新的问题。大家现在说发展之后的问题比发展之前还多,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小汽车的发展,化石能源的利用,科学技术的运用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现在又带来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做得好城市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做得不好,有可能会及其的糟糕,现在我特别担心的是中国人学习美国人,因为美国人的消费方式,中国如果也去学习的话,可能地球要完蛋。所以我想,有这么一句线世纪英国人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要引领21世纪,它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想要大家共同努力。

  我想说,我是非常乐观的,因为我很年轻,所以我不是悲观主义者,从我的角度来说,人们生活质量,其实每天都更好,我在北京生活,人们都说北京的交通真的非常糟糕,但是每天早晨我走到自己办公地点的时候,我觉得每天都非常的美好,天空有一点灰,但是我们也经常晴空万里。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关心环境了,而且人们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同时我看到人性很多积极方面,所以我呼吁80、90后一定要像我这样乐观。

  我觉得我们的专家都是非常的乐观,但是刘博士在北京上班是走着去的,这是她为什么乐观的原因。有关技术方面的问题,中国城市化的时间点和北美以及欧洲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今天的技术已经不一样了,也许它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机会,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机会来使用这种技术,在中国来更好的应对城市化。你想想是不是有这样的方面可以充分使用技术来解决城市化的问题呢?

  我来举一个例子可以怎样使用这个新技术。大家都知道,现在欧洲,大家有很多的探讨,也有很多的项目有关智慧城市方面的。欧盟也非常的支持,同时也做了很多的投资,来鼓励城市,来去实验智能化的城市,然后让城市之间进行经验的分享。这个也使我们开始进行技术方面的探讨,非常有趣的探讨,我们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公司,比如IBM、思科、西门子,他们也正在不断推出一些成熟的技术,来解决城市化的问题,而且也是非常有用的技术。

  那么问题在于,是不是这些新的系统能够真正的得以使用,得以普及呢?所有的人们都能够受益于这种技术,这是一个问题。比如说,智能手机,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那么有一些解决方案,你看到现在所有的人如果都有智能手机的话,他们就可以去更好的组织自己的个人生活,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的去组织城市生活,通过智能手机这样一个工具。当然,我是一个老人,但是我也是非常期待这种技术的发展。

  还有一系列的技术,很多人现在都在倡导这些技术,这些技术是很多年前发明出来的,很多的欧洲城市,现在正在尝试去使用自行车,你知道自行车使用起来真的非常方便,我想建议的是,自行车和智能手机一样智能,一样有用。

  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围绕技术的争论,就是技术到底能够带领我们走多远?我们现在试着有一些人想要这样做,他们是这样想的,智能城市,它不一定只使用一些所谓的高端智能化的技术,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关心人的城市,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城市,它必须是一个关心人的城市,也许智能化城市它的确是非常高效的城市,能够高效的使用智能化的技术,但是最最智能的城市,应该是最最关心人的城市。刚才我们的发言人也提到了,一个好的城市一定要最最关心那些最最弱势的人群。

  关于技术如何实现可持续城市化,我提两个技术跟大家讨论,不是高新技术,也不一定是高成本技术,是叫做适宜技术。第一我们吃食物,远距离的运送,北京人吃的菜都是从山东运过来,水果都是从海南运过来,将来能不能减少远距离食品的运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城市里面应该把自然引入到城市,城市里面应该有菜地,就近解决食物的问题,这是第一项不会太难的技术。 第二个技术关于垃圾的处理,我刚刚提到现在发展模式是线性的发展模式,最后东西丢弃以后变成垃圾要进行填埋。其实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物质它都是可以再生使用的,都是可以循环使用的,不一定从摇篮回到坟墓,也有可能是摇篮回到摇篮,我们把它百分之百的再利用,将来资源从城市产生,不再远距离采购。挪威他们的垃圾填埋量只有10%,美国80%的垃圾再生使用了,中国大陆现在垃圾的填埋量80%,所以中国的潜力很大,美国人也要努力,我提这两项技术。

  两位教授,他们的观点非常有意思,他们谈到技术,我们也会有一些人他们对于技术感兴趣,我有苹果很多工具,这些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很多的时间,比如我待在一个地方可以待很长时间,我在家、飞机、远离北京的公司老板之外一个人工作很长时间,这就是技术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技术方面可以谈很多,挪威的教授,来到我们的研究所,介绍了一个技术,很大的屏幕,地球一方面的人可以跟另外一个方面的人通过这个大的屏幕进行会议,这个技术是非常的先进,是通过纳米技术,技术发展迅猛。在我们这个时代技术真的是发展迅猛,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如何放缓速度,我想各位教授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技术方面的观点,比如自行车,甚至于中国传统的中医,他们是一种传统的工具、方法,现在仍然在使用,所以背后必然有其逻辑,也就是说,亚洲人有古老的智慧,他们也会用一些新的技术结合古老的技术,让古老的技术重新焕发新生。

  现在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城市发展很快,上千万人口的城市现在是越来越多了,对于这个问题,你是乐观主义者你如何看待呢?

  前面有一个大问题,现在有一个小问题,比如前面也提到了针灸,针灸的问题可以解决一些大问题,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些例子,通过小的方案解决大问题的,比如像针灸这样的例子。

  对于城市,关于二氧化碳减排我们该做什么?我们知道,联合国相关的减排会议,已经好几年了,新的会议也即将在6月份召开,我们有这样的减排项目,关于减排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最好早做比不做好,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不开始?为什么不从下往上开始呢?先从自己做起呢?我想这并不是一个做得够不够的问题,问题是我们到底做不做的问题,做总比说要好,谢谢!

  关于思科提出的这个问题,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思科在欧洲也非常的活跃,那么当然在全球其他地方它也有很多活跃的身影,因为它是一个全球的公司。我想他们在过去也有很多的创新,当然要盖过这一创新很难。其中一个创新,谈一个现象,交通密集的情况,比如说很多人在交通堵塞当中卡在其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个解决方案,比如说我们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城市分布规划,有一个很好的城市网络,有了这样的网络,问题才能解决,这样网络的观点是非常新的观点,也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思科,有些问题,比如在公司当中他们有一些员工,他们会有自己的意愿,往往对于公司来说销售自己的产品,但是这个公司同时也肩负着人类的使命,要打造健康和具有深邃反思的方案来做公司的业务。再问问自己,我们该使用怎样的技术,像我前面说的一些技术,先进的技术能够让我们最好的利用已有的技术或者是旧的技术来为整个全球城市化做一些贡献。 这里有一本书,但是我这本书无法给大家分发,因为它是葡萄牙文所写,这里谈到一个严肃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国家有很多人写了很多的文章,但是葡萄牙文字却没有翻译成英文,相同的问题在很多欧洲国家,法国或者是其他国家也存在,在德国也存在,但是这本书因为没有翻译,所以大家无法知道这本书当中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应当鼓励这种好的作品的传播,这样好的点子也可以被更多的人接受了解。

  谈到针灸,我得说一下,比如说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例子,把过去的采石场变成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或者是怎样,通过这种转型或者是翻新,可以让旧获得新生,针灸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利用旧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在巴西我们有这样的说法,做事不要急匆匆,这和中国的某些话也是类似点,欲速则不达的意思。这本书的作者是巴黎这座城市的市长所写,里面介绍城市周边的区域情况,其中有一点,城市有一个街区当中的大湖,城市在填这个湖,城市的居民给这个城市的市长写信了,人们说,市长先生你也知道我们的问题,如果你把这个湖填好,我们并不会使用里面的混凝土,市长仔细看了市民所写的信,市长说,我们不要来做这件事情。这也和我们前面所说针灸的问题一样,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放下速度,稳步来做,这样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对于大城市的问题,比如人口超过千万人口,确实没有真正的解决方案,不能够很简单的说这种大城市就是好就是坏,我们有这样的空间理论,这种空间的理论,他们已经抛弃了这种城市的标准,现在我们也看到城市也变得越来越低效,但是对于低效的关联也没有证明。大城市或者是超大城市的问题,其实也和城市的治理是息息相关的。

  我对于减排问题做一点补充发言。几个观点,第一关于全球减排要重点关注城市,因为城市能源消耗主体。第二将来能不能实现GDP上升,能源消耗下降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而不是单位GDP的减少,我觉得是有可能的,因为北欧国家已经做到了,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是也要补充一下,这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估计也要10-20年以上,争取财富增加,我们还要发展,因为全球人均1万美金以上的国家也就30多个,也就10亿多人口,还要发展,这个过程免不了。第三我们要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模式,我们要改变这种线性的发展模式,改为循环的发展模式,走绿色低碳生态之路。第四它是一种价值理念、生活方式,我们能不能从最小处开始着手做,能不能不用手纸而用手绢来擦手,我们进行垃圾分类,我们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谢谢各位,也谢谢各位听众,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和开端。我们并没有看到城市的逆转,比如去城市化,或者是整个大城市完全消失,很少看到这样的例子,但是我们看到的例子,环境的恶化,比如玛雅城市,它有很多美丽的城市,因为干旱,那里的人建了很多的雕塑,由于后来发了大水,玛雅城就消失了,这是5千年之前发生的历史,我们不希望这种情况重现,在技术、循环经济、解决方案等方面,我们希望真正解决城市的问题,真正塑造整个气侯,真正响应我们所面对的这些问题。感谢各位专家,这是今天开始的第一步,希望今天会有更多热闹的讨论,谢谢大家的参加。

  谢谢华强森博士,谢谢Peitro Garau博士,谢谢李博士,谢谢刘博士。非常清楚我们挑战是巨大的,但是机会也是巨大的,大家有的时候讲到,我们要发展低碳,要拯救环境,打造更好的技术,技术真的非常重要。下一个讨论小组,他们将会探讨怎么样去用规划能更好的使用技术,来打造一个低碳,对人友好的城市。现在有请下一个小组的主持人

  下面是我们第二个对话环节。第二场对话的嘉宾同样是十分的重磅,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来自于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顾晓鸣先生。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市吴志强教授,深圳维时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董国良先生,美国能源基金会何东权先生,同样也有来自华盛顿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Daniel Friedman先生,欢迎你的到来。 首先邀请第一位嘉宾顾先生上台演讲。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分享很多专家的智慧,接下来还有很多专家贡献智慧,我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方,我想把正在建设当中的南汇新城做一个介绍,我们期盼用更好的规划把南汇新城建设一个我们理想当中的美好城市。正当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全世界高度关注清洁能源,大家今天聚集在南汇新城举行2012中美清洁能源论坛,这次论坛会给南汇新城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开拓视野、寻求合作的难得机遇,在此特别对薄锐思主席、徐昌东主席对论坛的厚爱表示感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展现在各位有识之士面前的南汇新城是以人为本,第一个以城市的居民总体的健康为理念建设的城市,南汇新城绿色城市建设的方面做一个交流,希望引起大家的思想碰撞和交流。第一低碳城市持续规划,著名的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人民在追求什么。我们在建设南汇新城的时候,以人为本,产城融合,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融汇贯穿于新城规划当中,努力打造一座高效率可规模化推广的低碳城市,绿色之都,绘制以人为本的蓝图,城市居 上一篇:制氢环节获政策利好加持!龙头股暴涨近17%产业链受益上市公司有这些 下一篇:核能居然是清洁能源?除了制造核武器核能还能运用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