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业务中心

欧宝体育下载app:煤炭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发布时间:2022-07-06 | 来源:欧宝体育app官方下载 作者:欧宝体育手机版app下载

  1.随着5G、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行业发展,主要用电需求增量来自于这些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电力的供应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动力煤的需求与价格有支撑。

  2.目前经济处于后疫情时期,经济恢复稳增长逻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确认,下游基建稳增长带来钢铁、建材等需求。澳煤的禁止进口,使得优质炼焦煤有一定的供给缺口。预期焦煤价格将稳步上行。

  3.从资源量、成本控制、资源稀缺性、非煤业务拓展及产能趋势等维度,公司重点推荐中国神华山西焦煤陕西煤业。

  (一)全球煤炭供给概况2000年以前,全球煤炭产量缓慢增长,1981-200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0.97%,2000 年开始,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带动下,全球产量从2000 年的47.26亿吨加速上行至2013年的 82.74 亿吨,涨幅75%,复合增长率4.1%。从 2014 年开始,全球煤炭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产量连续3年下滑, 2014-2016 年全球煤炭产量分别为81.98亿吨、79.61亿吨、74.92亿吨,同比分别下降0.79%、4.0%和 6.5%。2017-2019 年产量止跌回升,2019年生产煤炭 81.33 亿吨,复合增长率4.05%。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煤炭总产量77.42 亿吨,同比下降4.82%。从全球煤炭产量分地区占比来看,亚太地区煤炭产量的占比一直在快速的提升中,相反北美、欧洲随着自身能源结构调整和资源枯竭的问题,煤炭占比持续下滑。而独联体国家、非洲和南美洲的煤炭产量占比自1995年以来基本保持稳定。2015年以后,各地区的煤炭产量占比基本稳定,2020年亚太地区、北美、欧洲、独联体、非洲和南美洲的煤炭产量占比分别为75.9%、6.9%、6.2%、 6.8%、3.5%和 0.8%。分国家看,2020年全球前十大煤炭生产国分别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哈萨克斯坦、德国、波兰。十国合计煤炭产量占比从 2000年的84.84%逐年提升占比为 92.3%(71.5 亿吨)。

  根据 IEA 的分煤种数据看,2017-2019 年以来,炼焦煤产量基本持平, 2019 年产量为10.07亿吨,占比12.7%;动力煤产量逐年上行,2017-2019 复合增长率 3.85%,2019 年产量70.6亿吨,占比78.0%;伴随全球最大的褐煤生产国德国逐步关停煤矿,褐煤产量逐年下滑,2017-2019 复合降幅-5.4%, 2019 年产量7.39亿吨,占比9.3%。

  全球煤炭消费量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65-1989年,全球煤炭消费量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2.03%。第二个阶段1990-1999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保持95EJ 水平。第三个阶段2000-2013 年,在中国的带动下,全球煤炭消费重回上涨区间,从2000年的98.7EJ 上涨至2013年的161.98EJ,年均复合增长率3.88%。第四个阶段2014-2020年,煤炭消费量重回高位震荡态势,2020在“疫情冲击下”全球煤炭消费151.42EJ,同比降 4.2%。2017 年全球煤炭消费止跌回升,亚太地区煤炭消费占全球比重继续提高。从全球煤炭消费量分地区占比来看,一直以来亚太地区煤炭消费量占比保持提升,相反北美、欧洲和独联体国家随着自身资源枯竭和能源结构调整,煤炭消费占比持续下滑。而非洲和中南美地区的煤炭产消费量比基本保持稳定。2020 年亚太地区、北美、欧洲、独联体、非洲和南美洲的煤炭消费量占比分别为79.9%、6.5%、6.2%、3.4%、2.7%和1.0%。分国家看,2020 年全球前十大煤炭消费国分别为中国、印度、美国、日本、南非、俄罗斯、韩国、印尼、德国、越南。十国合计煤炭消费占比从 2000 年的77.8%逐年提升至 2020 年的86.2%(130.6EJ)。

  2017-2019 年全球煤炭贸易量逐年抬升,2019年全球煤炭贸易量14.3亿吨,同比增长2.3%。其中动力煤贸易量约11亿吨,占比约77.7%;炼焦煤贸易量 3.1 亿吨,占比约22%。2020年全球贸易量同比下降6.2%。

  无烟煤:煤化程度高的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低,燃点高,适合做化工用煤(如合成氨、尿素等)和喷吹用煤。

  烟煤:煤化程度中等的烟煤,可根据变质程度从低到高,分为 12个煤种。其中,粘粘度较高的烟煤划归为炼焦煤,主要用于生产焦炭并用于炼钢;粘粘度低的烟煤则划归为动力煤。从区域分布上来看,我国动力煤主要分布在陕西、内蒙古、山西、新疆等地区,炼焦煤集中在山西和华北地区,无烟煤则分布在山西、贵州、新疆等地。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2020 年我国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432亿吨,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3.3%,仅次于美国(23.3%)、俄罗斯(15.1%)、澳大利亚(14%)。从基础储量来看,我国煤炭资源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区域特征。山西储量最多,其次为内蒙古、新疆和陕西,均超过150亿吨;广西、浙江、广东、西藏储量最少,均少于1亿吨。

  从地区分布看,发热量较高的贫煤、不粘煤、弱粘煤等动力煤主要分布在晋陕蒙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大同等。炼焦煤来看,粘结性高的煤炭,也就是“骨架煤”焦煤和肥煤,主要分布在山西和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山西吕梁、山东济宁等。相较于动力煤来说,我国炼焦煤储量较少,已探明储量仅占煤炭总储量的 20-25%左右。实际上,炼焦煤在全球煤炭资源中都比较稀缺,仅占全球煤炭资源总量的10%左右。除了储量少之外,我国的炼焦煤优质资源相对来说也比较稀少。“骨架煤”焦煤和肥煤占比仅为35%左右,其余均是炼焦配煤。

  我国不仅是资源禀赋优势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生产国和进口国。2020 年我国煤炭消费为39.6亿吨,占全球总消费的54.3%左右,其次为印度(11.6%)和美国(6.1%);产量为 39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0.4%,远高于印度(9.8%)和印尼(7.3%);进口量为 3亿吨,占全球总量的20.8%,其次为日本(14.3%)、印度(13.3%) 。国内供需基本均衡,煤炭对外出口量较小。2021年我国出口量仅为0.026亿吨,仅占全球总出口量的0.6%,远低于澳大利亚(29.1%)和印尼(26.8%)。由于我国煤炭价格主要由国内的生产和消费所决定,国外需求对我国煤炭供需格局的影响甚微。

  我国煤炭供给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国内煤炭产量和进口。从供给结构来看,国内生产是我国煤炭供给的主要部分,占比在九成以上。近年来在国内供给侧改革推行的结构调整和严控产量的趋势下,进口在总供给中的占比有所上升,但仍小于 10%。

  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为39 亿吨,其中规上企业煤炭产量为38.4亿吨。分煤种来看,动力煤产量为31.7 亿吨,占比为 82.5%;炼焦煤产量为 4.8 亿吨,占比为 12.5%。2021年全国煤炭产量41.3亿吨,同比增长5.7%,创历史新高

  国家对煤炭生产的调控主要为三个阶段:2014年起实施“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产能和产量持续下降;2016年供给侧改革后实施“淘汰落后产能,释放优质产能”的产能置换政策,产能利用率回升,产能和产量回升;2019年开始加强环保安监强度,2020 年严控生产上限,产能利用率保持平稳,产能和产量缓慢增长。

  根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披露,2016至今共核准煤矿95座,合计产能 34540 万吨。其中晋、陕、蒙、新4个省区分别核准41、19、9、11座煤矿,核准生产能力11800、9410、5740、4400 万吨/年,占比分别为34%、27%、17%、13%,合计占比高达91%。分年度看,2017-2020 年分别核准14330 万吨/年、7700 万吨/年、6660 万吨/年和 3740 万吨/年,核准新增产能呈逐年衰减趋势(2017年政策窗口期打开后,大批未批先建煤矿集中报批,争取取得合法资格),2021年截至目前新核准产能仅为1210 万吨/年。

  图表17 2016 至今核准产能(万吨/年) 图表18 核准产能中80%位于晋陕蒙新(万吨/年、座)

  与储量的区域分布一致,我国煤炭生产也呈现出“西多东少”的特征。2020 年西部地区煤炭产量23.3 亿吨,占全国产量的59.7%;中部地区产量为13 亿吨,占比为33.4%;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产量占比不足 7%。在淘汰落后产能、释放优质产能的政策导向下,我国煤炭生产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科学合理布局煤炭开发。东部地区煤炭资源枯竭且生产成本高,要逐步压缩生产规模;中部和东北地区接续资源多在深部,投资效益低,要从严控制接续煤矿建设;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要加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力度。在政策调控下,我国煤炭生产逐渐向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集中。近 10 年晋陕蒙三省的原煤产量占比不断扩大,从 2010 年的 58%扩大到 2020 年 71%。

  2021年我国煤炭进口 3.23亿吨,同比增加6.25%。其中广义动力煤(褐煤和动力煤)进口 2.683亿吨,炼焦煤进口 0.5470亿吨。虽然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但旺盛的需求、优质资源稀缺、区域供需错配以及进口煤价格优势等因素支撑我国煤炭进口需求。从价格上来看,进口煤的价格持续低于国产煤炭价格。以广州港的动力煤价格为例,2020年进口均价为 510.4 元/吨,低于山西产均价631.9 元/吨。

  动力煤及褐煤是我国主要进口煤种。分煤种看,我国进口煤种主要为褐煤、动力煤、炼焦煤及无烟煤,其中褐煤和动力煤占比超过六成。从结构变化趋势上来看,近十年内动力煤及褐煤进口占比稳步提升,炼焦煤占比则相对稳定。

  从进口国家来看,澳大利亚、印尼、蒙古是我国煤炭主要进口地,其中对澳大利亚煤炭进口依赖度最高。虽然近年来有所下滑,但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占比持续稳定在40%左右。

  2020年底,受到中澳关系紧张的影响,我国禁止向澳大利亚进口煤炭。到 2020年12月,我国对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均已清零。分品种来看,无论是动力煤还是炼焦煤,澳大利亚都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国。

  澳煤禁运后,蒙古和俄联邦成为我国炼焦煤的主要进口地区,印尼成为我国动力煤的主要进口国。但相较于澳大利亚来说,这几个地区的煤炭资源较少,煤质相对较差。与国内产量和消费量对比来看,我国进口量较少,对国内供需格局和煤炭价格影响力有限。但我国炼焦煤由于资源稀缺且优质资源较少,对进口的依赖度较大,澳煤禁运对我国炼焦煤供需格局的冲击十分明显。

  动力煤方面:印尼煤进口或形成良好替代,同时国内保供发力或释放产能。 印尼煤(包含褐煤)常年以来是我国动力煤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占我国广义动力煤进口量约60%。 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印尼煤进口中约80%为褐煤,近年来出于环保政策压力,印尼褐煤逐渐被印尼动力煤取代。印尼煤或将成为澳洲动力煤的主要替代品。另一方面,出于保供目的,政策也将逐渐放宽产地供给。具体来看内蒙产地限产政策已出现扭转,省内出于稳产保供要求最大限度释放煤炭产能。

  炼焦煤方面:蒙煤替代程度有限,优质焦煤供给稀缺,利好国内焦煤龙头。 蒙古是我国炼焦煤除澳洲以外最大的进口国,且蒙煤于2020 年5月开始逐渐放量,对澳煤形成替代。但考虑到蒙古炼焦煤在煤质方面与优质的澳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挥发分、结焦性、粘结性等方面表现一般,或主要用于配煤,对澳洲主焦煤替代程度有限。2021年炼焦煤累计进口5470万吨,同比下降1787万吨,降幅24.6%。进口量的大幅下滑是形成2021年上半年炼焦煤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内炼焦煤供给仍可能表现为偏紧,部分缺口或将由煤质好、产量大的焦煤龙头填补。同时在偏紧供给格局下,炼焦煤价格或有望低位补涨。量价两方面均将利好国内焦煤龙头。

  往年我国能源消费高度依赖于煤炭,近年来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政策导向下,煤炭消费占比逐年下滑,从2009年的 71.6%下滑至2020年的56.8%。在能源消费总量上升,煤炭消费占比下降的趋势下,煤炭消费缓慢增长。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39.6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

  分行业看,电力、钢铁、建材、化工是煤炭消费需求的四大行业。其中火电耗煤的占比最大且逐年提升,从 2015年的50%升至2020年的 58.2%;冶炼耗煤占比相对稳定,保持在17%左右;建材耗煤占比逐年降低,从 2015 年的14%降至2020年的9.6%;化工耗煤占比稳步上升,从 2015 年的 7%附近升至2020年的 7.7%。

  分品种来看,动力煤的下游消费主要为火力发电,消费占比为70%左右 ;炼焦煤的下游需求主要为钢铁行业,即通过焦化形成焦炭并用于生产房地产、基建、汽车等行业需要的钢材等。

  由于电力占整体煤炭消费的六成左右,从电力消费的区域分布可推测出煤炭消费的区域特征。从省份来看,广东、山东、江苏三省电力消费量位居全国前三,均高于 6000 亿千瓦时。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用电消费量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2020年东部地区用电消费量为33864亿千瓦时,占全国消费量的46%。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用电消费量占比分别为23%、25%、6%。

  区域供需错配下,煤炭从资源禀赋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调动。以GDP衡量,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要远好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东部整体煤炭的消费量。东部煤炭消费量大,但产量却无法满足消费需求,需要从资源禀赋多的西部地区,特别是从晋陕蒙地区外购煤炭。这也是“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运输通道形成的根本原因。2020年全国煤炭净调出省市仅有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四省,其他省市均为净调入省,整体呈现出“西出东入”的调度特征。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净调出省中,晋陕蒙三省净调出量约为17.3亿吨,主要调往华东、京津冀、中南、东北地区及四川、重庆;新疆净调出量较少,主要供应甘肃西部,少量供应四川和重庆。

  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原因,动力煤的产量受限,同时进口也因疫情原因放缓,导致动力煤价格大幅攀升,后面在发改委政策干预下,动力煤价格回调后企稳。

  按6%用电量增速假设,对未来主要用电增长领域新兴产业的用电分行业进行估算,以及对居民生活用电进行测算,从而进一步推算出全社会用电量。

  通过居民生活用电和新兴产业用电占比推算全社会用电量,到2025年,全社会大约是10.48万亿千万时的用电量,而供给大约在9.74万亿千瓦时,需求缺口大约在7%左右。随着新兴产业,例如5G、新能源契合等行业用电量提升,国内电力供需在2025前后处在一个紧平衡状态。

  由于炼焦煤属我国稀缺资源,因此自2016年我国煤炭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实施以来,无论炼焦原煤还是炼焦精煤,产量波动幅度明显收窄,供给总体平稳。2020年,全国炼焦烟煤累计产量12.2亿吨,同比增长2.3%,增速较2019年下滑4.4pct;炼焦精煤累计产量4.85亿吨,同比增长0.9%,增速较2019年下滑4.9pct。

  进口方面,由于我国低硫优质主焦煤资源有限(如山西柳林主焦煤以低硫低灰而著称,然而经过30多年超强度的开采,现在4#煤层基本已经开采完毕,接下来只能开采高硫高灰的劣质焦煤),而新上的大型焦炉对入炉煤质量要求价高,因此每年需从国外进口焦煤约7000 万吨,对外依存度(尤其主焦煤)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炼焦煤7256万吨,同比减少2.8%。就进口结构而言,2020年自澳洲进口炼焦煤 3536万吨(呈现逐月下降趋势,12月进口数量为 0),同比增加14.3%,占比 48.7%;自外蒙进口炼焦煤 2377万吨,同比减少29.6%,占比 32.8%,主因外蒙受疫情影响,通关效率整体较低。蒙古煤虽然储量充足,但运力有限,且品质较澳煤稍差。

  中澳地缘政治矛盾暂无缓和迹象,外蒙虽有增量,但难以完全弥补澳煤减量空缺,预计进口总体略偏紧。需求方面,随着焦炭去产能暂时告一段落,新建焦炉陆续投产,预计 2022年焦炭产量呈现前低后高,焦煤需求也呈现逐步递增的状态,外加新增焦化产能设备多以大型焦炉为主,优质低硫焦煤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可能会造成低硫主焦结构性紧张。

  随着高炉、焦炉大型化,高粘结性煤配比提高,对高粘结性煤需求进一步增大。预计2022 年保供政策指导下炼焦煤供给或将环比回升,而进口煤资源是否回升仍取决于疫情和中澳关系改善情况,整体看低硫主焦煤、肥煤资源仍较为稀缺,预计山西低硫主焦煤价格在波动范围1500-2500元/吨,整体上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波动幅度放缓。伴随着电煤供给缓解,部分被挤占的配焦煤资源也将陆续释放。配焦煤供应更为宽松,如气煤、贫瘦煤、低粘结瘦煤价格将会逐步回归往年正常略偏高水平。

  今年焦炭供应受到多因素影响,环保检查、能耗双控政策制约焦企生产,同时焦煤供应不足也造成部分焦企被动减产,加上新建焦化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整体产量低于往年,根据Mysteel调研测算,2021全国焦炭产量4.26亿吨,同比下降3.0%。其中产能变化方面,在碳达锋、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源双控政策愈加严格,焦化产能的投放必将放缓,批建加严,截止2021年12月31日Mysteel调研统计,2021年已淘汰焦化产能2326万吨,新增4927.5万吨,净新增2601.5万吨。

  2021年需求方面,全年受压减粗钢产量政策影响,焦炭消费量低于往年,根据Mysteel调研测算,2021全国焦炭消费量可达4.21亿吨,同比下降4.6%。消费量下降主要集中在四季度,虽说一季度受环保因素影响钢厂被动减产,但随着经济复苏推动,钢材消费高涨,尤其是海外需求旺盛,使得焦炭消费大增,钢厂在高利润刺激下,积极生产,当时对于压减粗钢政策并未提出明确要求,焦炭消费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进入9月,全国多省份密集发布压减粗钢产量通知,“全力确保压减目标实现”成为下半年钢铁行业运行的主基调,焦炭消费加速下滑。

  2021年焦炭库存处于相对低位水平,除了3-4月份唐山钢厂严格限产导致焦炭库存阶段性累积以外,焦炭库存总体上处于去化的过程,这也从侧面反映焦炭供应偏紧。焦炭低库存对焦炭价格有较强的支撑,可以看到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焦炭库存对应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焦炭价格。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国内进口焦炭131.1万吨,进口来源主要有日本、波兰、俄罗斯、东南亚等国。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份焦炭出口600.9万吨,净出口469.8万吨。随着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海外经济逐步复苏,复工复产加快,对焦炭需求良好,在国内焦炭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出口增幅较大,预计2022年焦炭出口依然保持较好的态势。

  2022年焦化产能预计净新增焦化产能1667万吨,焦炭产能供应面临过剩。从当前调研焦企淘汰、新增计划来看,据我的钢铁网统计 2022年全国计划淘汰焦化产能5493万吨,计划新增焦化产能7160万吨,预计净新增焦化产能1667万吨,考虑压减“两高项目政策”影响,到2022年底焦化产能预计到达5.5亿吨;在考虑环保限产政策影响以及新产能投放到满产需要时间等因素下,预计2022年冶金焦产量为4.21亿吨。

  2022年压减粗钢产量政策持续,焦炭下游需求继续缩减。2021年9月30日,《两部门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确保完成本地区粗钢产量压减目标任务;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5日,以削减采暖季增加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原则上各有关地区钢铁企业错峰生产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粗钢产量的30%。并且《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表示,更好发挥电弧炉短流程炼钢企业绿色低碳、市场调节的作用,有序引导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发展;鼓励短流程炼钢,也就是本次压减任务基本由长流程炼钢承担,可理解为各有关地区钢铁企业错峰生产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生铁产量的30%,也就是焦炭需求相比2021年一季度或减少30%。在考虑压减粗钢产量政策影响以及环保限产政策影响,中性预计全年高炉铁水产量同比降1642万吨,预计2022年国内冶金焦消费量为4.12亿吨。

  基于上述分析,全年维持供需双降格局,但是受压减粗钢产量影响,下有需求降幅会远远大于上有供应降幅,导致整体供应趋向宽松;进出口方面,由于海外疫情后需求回暖,焦炭出口会有继续好转,同时进口焦炭可能会减少。总体来看,预计2022年焦炭产能是逐渐释放并转向宽松的局面,由于自身的供需趋向宽松,整体焦化行业利润处于低位;焦炭价格上预计全年震荡幅度收窄,价格重心下移。

  对煤炭的需求中,煤制合成氨占了一部分。合成氨自身价位偏低,附加值不高,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下游中,生产合成氨企业一般都通过延伸产业链至氮肥生产。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数据显示,86.6%合成氨用于农业氮肥生产,包括尿素、碳酸铵、碳酸氢铵等。而氮肥产量中尿素占比近7 成,其他小品类化肥占比多在3%左右,最高的氯化铵占比仅6.7%。因此,分析煤制合成氨行业的前景,就需重点关注尿素行业的发展。

  在增加有机肥使用、施肥技术和肥料利用效率有所改进的情景下,肥料的需求总量不再增加。众所周知,施用化肥可实现粮食的增产,根据农业发展预测,在种植面积基本不变、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未来十年粮食产量仍将增长8-10%,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假设单位面积施肥强度不增加,必须提高氮肥利用率。2019 年氮肥利用率39.2%,较 2015年提高了4 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50%的平均水平仍有不少提升空间,因此预计短期内尿素需求还会下降。但考虑农作物结构调整告一段落、粮食产量需求持续增长的对冲,预计化肥及尿素市场的需求增速将低于过去的负增长水平,整体降幅有限。

  政策方面 ,从 2021 年起,不再审批合成氨(尿素)等新增产能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须在区内实施产能和能耗减量置换。预计未来尿素行业产能整体保持小幅下降的趋势。

  从上面分析看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炭整体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且随着5G、新能源车等对电力的需求增大,电煤供应趋于紧张。

  我国煤炭供需主要由国内的生产和消费所决定,国外需求对我国影响较小。行业发展主要取决于产量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因而以国内产量增速为标的,对煤炭行业周期进行划分。从 2009 年至今,煤炭行业共经历两轮周期共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2-3年左右。整体来看,煤炭行业周期性变化与经济发展和行业政策等紧密相关。其中,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关联度极高,而行业政策则持续对供给端产生影响。具体来看,四个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为经济发展-行业政策-行业政策-经济发展:第一阶段,“四万亿”刺激经济增长带动需求向上,价格上涨;第二阶段,产能过剩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第三阶段,供给侧改革下供需结构优化,价格回升;第四阶段,外部冲击下经济面趋弱带动需求向下,价格再度回落。

  根据煤炭产量增速划分的两轮周期共四个阶段,依次为:“四万亿”刺激期(2009-2011 年)、产能过剩期(2012-2015 年)、供给侧改革期(2016-2018 年)、环保安全政策期(2019-2020 年)。1、第一阶段(2009-2011 年):“四万亿”刺激期,需求旺盛带动价格高涨市场供需两旺,供不应求支撑价格高企。在“四万亿”刺激下,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拉升电力和建材用煤需求,煤炭消费增速稳步上升,煤炭消费增速从2009 年的 5%上升至2011年的8.9%。供给端并未受到政策的制约,煤炭产量稳定增长,行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经济快速修复下,市场供不应求,煤炭价格持续上升。秦皇岛山西混优(Q5500K)平仓价从2009 年的 600 元/吨附近上涨至 850 元/吨左右。行业景气度上升。规模效应加之价格上升带动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上升,刺激企业加大投资力度。2、第二阶段(2012-2015 年):产能过剩期,供过于求下价格回落“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缓慢下行,煤炭下游需求疲弱,产能过剩带动价格下行,煤炭消费增速从 2012 年的 1.4%下降至 2015 年的-1.7%。经济基本面疲弱带动电力、钢铁、建材等煤炭需求量大幅下滑,煤炭消费增速持续下行。但前期持续增长的投资导致产能扩张并超过需求,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情况。市场供过于求导致煤炭价格大幅回落,秦皇岛山西混优(Q5500K)平仓价从2012 年的707元/吨附近下降至414元/吨左右。行业景气度随之回落。产量增速下行加之价格回落,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速随之下降,带动企业投资增速下行。

  供给侧改革下,供需结构调整带动价格回升。需求方面,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需求拉动电力、钢铁和建材用煤需求,煤炭消费增速保持稳定。供给方面,在政策调整下,煤炭产量缓慢增加,从2016 年的33.6亿吨上升至2018年的35.5亿吨。两者拉升耗煤需求,煤炭消费增速从 2016 年的-1.7%回升至 2018 年的 1%。整体来看,供需缺口支撑价格上行,秦皇岛山西混优(Q5500K)平仓价从2016年的469元/吨附近上升至 649 元/吨左右,行业景气度回升。产量增速再度上行加之价格回升,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得到大幅改善,投资意愿增强。4、第四阶段(2019-2020 年):环保安全政策期,经济面趋弱带动价格再度回落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冲击下需求疲弱,供过于求下价格回落。需求方面,经济基本面趋弱,煤炭消费保持低速增长,耗煤需求增速保持在 0.8%左右。供给方面,环保、安全政策趋严,钳制煤炭生产,产量增速再度回落。整体来看,需求疲弱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煤炭价格再度下行,秦皇岛山西混(Q5500K)平仓价从2019年的587元/吨附近回落至 567 元/吨左右,行业景气度下行。产量增速回落叠加价格下降,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均再度下行,企业投资意愿有所回落。

  2022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煤炭价格机制改革工作部署会,在坚持煤炭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明确价格合理区间,强化区间调控,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会议做了两个明确,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一是区间水平确定充分考虑了煤炭和煤电行业成本效益情况,可以实现上限保电、下限保煤。中长期交易价格区间:570元/吨—770元/吨。

  三是价格合理区间包括两个环节。一个是港口环节,另一个是出矿环节,港口和出矿价的合理区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不同环节贸易直接适用相应的合理区间。

  四是煤炭价格合理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后我们将根据煤炭生产成本和市场形势变化,适时对合理时间进行调整完善。

  一是煤电价格在合理区间内可以有效传导。二是主要通过中长期交易的方式分割。三是鼓励采取挂钩方式。

  2017年,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争取在 2020 年底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行业兼并重组速度加快。

  兼并重组后,行业企业数量大幅减少,资产负债率逐渐下滑。煤炭行业集中度显著抬升,CR5 和 CR10 产量占比逐年攀升。2020年,原煤产量超过亿吨的企业扩大至 6 家,分别为国家能源集团(5.3亿吨)、晋能控股集团(3.0 亿吨)、山东能源集团(2.7亿吨)、中煤集团(2.2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1.9 亿吨)、山西焦煤集团(1.6亿吨)。“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还将继续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目标是组建 10 家亿吨级煤炭行业,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煤炭行业的集中度还将进一步上升。此外,煤炭产能也进一步向大型煤矿集中。供给侧改革以来,小型矿井(产能低于30万吨/年)数量大幅下降,而大型矿井(产能高于120 万吨/年)数量则明显上升。小型矿井数量占比从 2014 年的 77%下降至 2018 年的 52%,产能占比也从2014年的 16%下降到2018年的7%。2020 年,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总产量在全国的占比提升至96.6%。

  “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发展成为煤炭行业升级转型的重心。煤矿智能化是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

  (三)竞争优势:资源量和成本控制为核心竞争力在行业集中度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下,资源和成本将是未来煤炭企业两大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目标下,优化区域资源布局是政策主导的方向之一,这意味着煤炭产量将向拥有优质资源的主产区倾斜。从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十四五”对14个煤炭生产基地的生产规划中可以看到,与“十三五”相比,仅有蒙东、陕北和黄陇、新疆基地产量目标有所放大,其他基地产量维持不变甚至有所缩减。从规划定位来看,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六大基地将会成为“十四五”期间全国煤炭主要产地,进一步向晋陕蒙地区聚拢。其中,与“十三五”相比,产量将进一步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煤质好、煤层埋藏浅、开采成本低的陕北、黄陇、神东基地,而资源多在中深部、煤质下降、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晋北、晋中、晋东地区产量将有所收缩。

  目前龙头企业的主力矿井主要分布在以上6大煤炭基地,国家能源矿区分布在神东基地和蒙东基地;中煤能源主要的矿区在神东基地、晋中基地和晋北基地;陕煤化主力矿井位于陕西榆林,主要产能来自于神东基地、陕北基地和黄陇基地;山西焦煤的主力矿区处于晋中;晋能控股的主力矿区处于晋北。从保有储量和保有开采储量来看,现有煤炭资源基本能保证约40-50 年的开采年限。在产量进一步向神东、陕北、黄陇释放的趋势下,国家能源、中煤能源、陕煤化、山东能源的资源优势或更加明显。

  龙头企业以资源为主,成本为辅的竞争优势能够为其建立坚固的“护城河”。在优质资源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下,行业将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寡头垄断市场,龙头企业的定价能力将更为突出。此外,在煤炭价格以长协定价为主的机制下,龙头企业签订的长协定价合同销售占比均在八成左右。由于长协价的波动明显小于现货价格,使得龙头企业即使在下行周期,也能获得超过市场的营收与利润。如在 2019-2020年的环保安全政策期,六家龙头企业的营收全市场占比和利润全市场占比均在持续上升。

  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炭消费和强度双控政策措施将更加严格,企业投资愈趋谨慎,煤炭产量增长空间将被压缩。这使得依靠产量增加带来规模化效应的传统发展方式受阻,煤炭企业转型是趋势。《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煤炭上下游产业协同、煤炭与多能源品种协同发展,推动煤炭行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战略转型。从兼并重组后的企业主营业务来看,企业连通了电力、运输、煤化工等产业链上下游,主打煤电结合、煤运结合,旨在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此外,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煤炭企业均在加大非煤业务的投入。从2020年原煤产量超过亿吨的6家企业来看,投资的非煤业务包括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的火电、煤化工等上下游一体化业务,以及拓展风电、水电等新能源业务。

  目前煤炭企业布局新能源业务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投资水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如山西焦煤自身利用变电站空置土地、厂矿和工业园区屋顶等资源投资光伏发电项目,其全资子公司山煤国际也已布局光伏异质结光伏项目;另一种则是股权投资新能源企业。举例来说,陕煤化就通过陕西煤业以入股方式投资隆基股份、赣锋锂业等新能源公司,布局光伏和锂电产业等。

  从煤炭资源储量、成本控制、煤种稀缺性、非煤业务发展情况、煤炭产能趋势等指标评价,推荐重点煤炭企业为山西焦煤中国神华陕西煤业。

  煤炭下游需求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消费疲弱、出口回落、房地产降温等均可能造成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基本面疲弱或带动下游需求下降。2.政策调控力度过大风险。

  煤炭行业是政策主导型行业,政策调控对行业供需格局及煤炭价格走势等影响巨大。在环保和安全监管趋严的政策导向下,需警惕政策调控力度过大对煤炭供给和需求所造成的冲击。

  在“双碳”目标下,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势必下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对煤炭消费将产生替代冲击。

上一篇:浅析:大宗商品电商行业概况及投资建议 下一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驻会领导